結帳(0)
瀏覽紀錄
回首頁
繁體简体English

經驗分享 Testimonial

MBA-Yang, M-C

通往留學之路的橋樑
 申請科系:MBA
 錄取學校: SUNY at Stony Brook,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決定出國留學需要一點「義無反顧」的衝動,但是在激情過後,一場時間與耐力的考驗、身心的磨難才悄悄然地浮上檯面。努力說服年屆七十的老母親,難以割捨的兩個小調皮,憂慮眼前的家庭經濟發展,與心靈相通的老婆經常在夜闌人靜時勾勒未來、共商對策,令人魂縈夢牽的留學考試總是讓我分不清楚白天和黑夜,還有經常是遑遑不可終日地苦苦等待申請結果,讓我深感黔驢技窮、兵困馬乏。

對於名校的嚮往和憧憬,無非就是希望學成之後,獲得社會更多的青睞與認同,追求一片足以安身立命的美麗青山。然而,光憑一股「不知天高地厚」的熱情,讓我付出昂貴的金錢與時間的代價,還沒弄清楚「出國留學」是怎麼一回事,我已經身陷泥淖,受傷慘重。回首來時路不免慨嘆「相見恨晚」,因為在「學人」應有盡有、萬事皆備、服務周到,申請學校的各種疑難雜症,絕對給你滿意的答案、一次購足。唯一無法解決的問題是:我到底要的是什麼?活到這把年紀,一路走來盡是隨波逐流的人生…

從追求考試分數的單純動機,乃至對於英文開始產生「感覺」,進而學習到所謂的高級、標竿英文(GMAT),驗證了語言學家的理論──「學習語言需要長時間投入」。考試的結果狠狠地劃出了名校與非名校的分野,不過「英雄比氣長」,保持對語言的學習熱情、培養實力、辛勤耕耘,相信會讓學成之後的光環更加璀璨耀眼而受人矚目。畢竟,要將非母語的「說、寫能力」同時推上所謂知識菁英的程度與水平,無疑是一條漫漫長路,箇中辛苦與困難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先提出學校申請,後補考試成績」的方式,給考試準備不及的申請人,多了一些喘息的機會,也是一個很好的策略運用。但是經驗告訴我,預估考試分數一定要作到誠實、客觀,避免過度樂觀而導致期望落空、前功盡棄。當初我個人就是高估了AT的成績,當然申請的結果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選校」,學人在專業上絕對可以提供最完整的服務,申請人一定得好好努力下功夫、作功課,深入了解各校的實際狀況,與顧問們密切互動,經常作溝通,為自己建立一個明確而具體的選擇標準,確立屬於自己學習和進修的方向。再花一點時間逛逛各校台灣同學會的網站,與在校的學長姐們取得連繫,或是找到在台灣畢業的校友,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式(找校友的方法之一:以學校常用中文名稱,上Google搜尋,可以連結到不少國內大學教授的簡歷資料)。留考成績未達預期,而必須重新選校的例子時有所聞,我個人則是以「加校」收場。人各有志也各有因緣,學習獨立思考,及早拿定主意,走自己的路,大步邁向自己決定的未來。

「進入第一流的名校非常困難,找出最適合自己就讀的學校更難」。不管是申請的結果是否亮麗,真正的挑戰在此刻正要開始。目前仍在UCLA攻讀EE博士的高中同窗也是我的同鄉,前陣子告訴我,當初與他同行的另外一位台灣同學,前陣子已經黯然返台,原因是找不到適合的指導教授。突然想起十幾年前,侯文詠醫師的演講笑話:君不見隨處可見的內衣廣告,不是身材火辣、玲瓏有緻美女,就是身形高大魁梧、肌肉發達的猛男,可是她/他們身上穿戴的「尺寸」,云云普羅眾生們,想想就好,止於參考罷了。市面上許多留學相關書藉裡的成功經驗,反映的正是相同的問題。

「有功無賞,弄破要賠」,成功的申請策略創造了無數的驚喜,但不見得在每一位申請人身上,都能上演跌破眼鏡的戲碼。參與這場「僧多粥少」、「世界級」的長期競賽(入學、就讀、畢業、就業或繼續深造),凡事反求諸己、調整心態,或許比較能夠平心靜氣地看待每一次的結果,把握機會累積人生每一個階段的經驗與能量。想像一下,如果自己是入學審核委員,你會如何看待自己的申請條件?期待什麼樣的學生加入?『學校拒絕申請人的同時,也正面臨許多被接受者所退回的I-20』,這是Linda曾經提醒我的。

最後結果未能盡如人意的朋友,別忘了給每天凌晨還在為台灣競爭力打拼的顧問們誠摯的掌聲,顧問「真難為」。能夠順利地踏上留學之路,成為一個快樂留學生,就是人生莫大的福氣,不是嗎?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咱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