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帳(0)
瀏覽紀錄
回首頁
繁體简体English

最新消息

【最新訊息】中國虎媽砸重金,推動STEM教育風潮

發佈日期:2017.06.26
 
這一切,始於不能輸在起跑線的觀念。沒有良好的理科教育基礎,小孩日後怎麼與機器競爭工作崗位? 於是雪球越滾越大: 每年3000美金的學費,350美金的樂高機器人組合,7300美金赴美參加科學競賽以測試新獲得的理工知識…
 
這是卓羽在中國為她10歲的兒子準備的STEM教育經費。STEM是一種理科教育的方法與精神,透過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四個層面的訓練,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STEM源於美國,如今在中國各地掀起熱潮,目前約有1000萬名學生參與STEM課程。
 
隨著中國父母對編碼與機器人領域技能的關注,STEM課程預計在2020年吸引5000萬名學生的參與。這個需求在中國創造150億美元的STEM相關產業,已經投入這塊市場的有培生教育、樂高、索尼等企業。
 
“教育的投入沒有上限”,卓女士說,“確實現在的花費不少,但是你要看見未來,想想他18歲之後能獲得的機會。”她的兒子大學畢業的時候會面臨最嚴酷的就業環境。到2030,中國擁大學學歷的人口為2億人,比整個美國的就業人口還要多。目前,中國高等教育40%的學生從STEM領域畢業,相對美國與法國只有20%。
 
對未來就業的焦慮在中國催生了500家機構或創業公司,提供編成、機器人和3D列印的補習課程。
 
這意味父母要更仔細篩選課程,因為其中既有合乎規定的補習班,也有游走邊緣的詐欺犯。中國雖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義務教育卻缺乏編碼與機器人的課程,還落後於歐美16國。私人補習班的機會便由此而起。
 
北京市每年撥給每個家庭相當於60美元的補助金,作為培養小孩子創意思考的支助。然而,這遠遠不夠,在北京,一個小時的學費就要50美元。
 
全世界的父母都在為教育頭疼。在美國,歐巴馬許諾投入40億美元作為政府支助資訊工程教育的一部分。2012年,美國大約有100萬名軟體工程師。勞動統計局預計到2022年的時候,這個數字會增長22%。換言之,我們對軟體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
 
卓羽說,讓兒子參與科學競賽是衡量自己能力的一個方法。“他很喜歡機器人,所以我們鼓勵他參加競賽,了解自己的實力。另外,競賽帶來的壓力會迫使他思考這是不是他願意全心投入的領域。”
 
她說她一開始沒有抱任何期望。但她兒子很積極的參加課後活動,也對機器人的運用越來越孰悉。最終,他的團隊在英特爾舉辦的國際機器人大賽中獲得第四名。這項機器人大賽是從2001年以來,世界各地的學生都爭相參與的盛宴。
 
STEM課程的崛起意味社會群體之間的數位落差有可能會越來越大。光是機器人課程的一些材料費就將近800美金。在基礎建設不完善的偏遠地區,學校根本無法提供這方面的課程。
 
卓羽說她不會阻止她兒子參加更多競賽。“當他長大成人時,他的世代必須能夠獨立思考,並且更加有創意。雖然我不知道他們需要哪些技能,但是我能做的就是給他提供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