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帳(0)
瀏覽紀錄
回首頁
繁體简体English

經驗分享 Testimonial

MA in Economics-Kung, HC

留學申請 180 天 / 4793 字心得分享
 申請科系:MA in Economics
 New York University, UCLA, UT Austin 獎學金US$ 18,000 / Y

申請學校的結果
  • UIUC Maser of Science in Policy Economics (1/31 admission)
  • UCLA Master of Applied Economics (2/8 Skype interview, 2/12 admission)
  • Penn State University Master of Arts in Economics (3/4 admission)
  • UT Austin Master of Arts in Economics (3/19 admission with tuition reduction)
  • NYU Master of Arts in Economics (3/9 waitlist, 4/7 admission)
  • Columbia Master of Arts in Economics (2/19 rejection)
  • Duke Master of Arts in Economics (3/9 rejection)
  • Cornell MPS in Applied Economics & Management (12/26 video essay, 4/4 rejection)

Decision: NYU Master of Arts in Economics

背景資料

- 台大經濟系 (大二由政治系轉入,大四輔系歷史系但並未完成) GPA: 3.51/4.3
- TOEFL:Total Score: 101 R27 L27 S25 W22 (11/09/2019, 七戰) Best Score: 104 R27 L29 S25 W23
- GRE:Total Score: 321 V154 Q167 AW3.0 (10/05/2019) Total Score: 319 V151 Q168 AW3.0 (08/31/2019)
- 實習經驗:KPMG 會計師事務所 實習生(2018/07/02-2018/07/27)

申請過程
備考

TOEFL 跟 GRE 這兩個考試能越早開始準備越好,如果要補習的話最好能在大四前就至少補過其中一科,才能夠比較早知道考試的方向,也能給自己比較 多補救的機會,倘若拖到申請季開始(大多數是 10 月中開始,少數頂尖學校更 早),容易因為同時準備申請資料而分心,如果是有找留學顧問的人此時就相對能繼 續專心在考試上,沒找的人就需要更要求自己分配時間的能力,考試的壓力會隨著戰線拉長與死線的逼近越來越大,至於這兩科的準備方式基本上就是 看個人能力了,我就是屬於找完顧問後(9 月初)繼續考試考到成績符合要求為止的人。
然後這兩科的準備時間能夠不要有重疊是最好的,雖然說兩個複習的東西會有部分可以互補,但整體練習時間上就是容易不夠,所以最好以先解決一科 為主,我的順序是先考 TOEFL,後考 GRE,但由於 TOEFL 為了破百卡太久所以 有重疊到準備階段,最後甚至是先考完 GRE 才考過 TOEFL,這裡又牽扯到大四為了衝成績修太多課而沒有留足夠的時間給 TOEFL,導致考試成績常常無法兼 顧到四個科目。

選校
我的選校主要是跟顧問及爸媽討論後得到的結果,由顧問提供 TOP 30 裡有開設碩士班課程的學校,先根據先修課程規定去篩選掉不符合資格的學校 (還是可以申、但機率低較多),再用有無 STEM 以及是否為夜間課程去做進一步選擇,到這個時候剩下的學校就差不多 11-10 間了,最後我才去查這個名單裡排名介在 20-30 的學校的名聲以及提供的課程,以此決定本次申請的保底校與較可能的落點。

SOP & PS
由於我申請的科系全部都是經濟,所以我的 SOP 基本上是以一套八,架構上都是先寫選擇此科系的動機,再介紹修課經驗與實習經驗,唯一會有不同的部分是在最後一段「為何選擇這間學校?」寫這段時我都會去查那間學校官網上喜歡強調的資訊,以及校友們對自己學校的正面評價。
撰寫過程中我會先列出我想強調的點,然後跟顧問討論一下每一段應該強調的大方向是什麼,討論完後自己寫一篇 SOP 寄給顧問審稿,剛開始被退件的比例蠻高的,因為常常重點放錯,每次被退件後都會跟顧問進行第二第三次的討論,然後再寄給她修正後的版本,待潤稿完畢再回傳給我,通常時程是 10 天左右。(以上經驗換成 PS 大致雷同,除了各校對 PS 會有特別要求的部分需要另行修改)

推薦信
找推薦信教授的時候有幾件事情要注意,一是對方與自己交情如何,願意為你幫忙到什麼地步,畢竟申請碩士時教授的名聲並不會對申請者有太大的影 響,所以未必要執著在修過的課程中名氣最響亮的教授(能有當然還是好事),再來就是教授會怎麼寫推薦信,雖然照理來說是不能干涉的,但是如果教授願意討論,絕對要把握機會,如此才能確保每封推薦信能強調的優點都不同。
 
經濟系教授一封 – 經濟史一二教授 選擇的原因是本堂課是大學生涯中最喜歡的經濟系課程,基本上在課堂下課後不定時的會去找教授聊天,也曾經詢問過指導撰寫學士論文的事情,故教授對我有一定印象,再加上這堂課是全英文授課(教授是外國人),英文指定閱讀多,課堂上交換生也很多,可以作為一項證明我英文整體能力不錯的佐證。與教授討論推薦信的過程滿愉快的,教授多半會想知道你為什麼想唸碩士,以及對自己教的課最有印象的是哪些點,這個時候可以把當初希望找這名教授寫推薦信的原因包裝成優點當成回答,對於後續跟教授討論推薦信要強調的點時有蠻大的幫助,再來就是可以反過來詢問教授念碩士時的動機與心得為何,也許可以對自己有所啟發或是產生意外的共鳴,總之在聽完我的動機與教授的心路歷程後,教授就問我希望他在我的推薦信上寫哪些,他會盡量幫忙,是個人很好的教授,寄信也都超爆快。
 
工管系教授一封 – 金融市場與實務教授 找這個教授的原因是因為這是我大四修的課,教授對我的印象應該算是相對比較深(有時候會舉手發言&有上台報告過),且分數拿的不錯(A+),也是我唯 一能沾得上經濟的邊的唯一一堂大四課程,綜合以上原因就找這位教授幫忙 寫,不過我本來希望找的第二封推薦信教授其實不是這位老師,而是大二教我 個體經濟學的教授,只可惜我詢問他意向的時機太晚,所以他沒辦法再抽空幫 我寫推薦信了,有鑑於此,如果有很希望能請來幫忙寫推薦信的教授,最好早 一點詢問對方的意見,先卡好位比較保險。這位教授寫推薦信的方式比較不同,他是採用我擬好稿給他看跟簽名的方 式,所以要強調什麼特點都是我來決定,除非內容太浮誇,不然教授基本上都 不會干涉,這類推薦信撰寫方式跟 SOP 的處理方式比較類似,也是我寫好一份 初稿後給顧問審稿,由她看完覺得可以接受後轉交給潤稿人,我再把潤稿後的 信印出來給教授簽名並協助教授寄出。
 
實習主管一封 – KPMG 會計師既合夥人 基本上申請碩士班都會預期學生有過工作經驗或實習經驗,所以推薦信其中一封都會找實習時待過的部門主管協助撰寫,如果沒有實習過的話可能就要找相對屬於實務課程的教授寫推薦信較佳。
通常在業界工作的主管事情都非常多,且可能一年有很多人找他們寫推薦 信,所以通常信的內容也會是由學生自己擬好稿給他們檢查(當然還是會有自己 寫信的例外),不過擬稿與否最好在詢問撰寫推薦信意願時一起問,才會顯得比 較有禮貌,畢竟我們不能預測對方一定不會自己寫信(自己寫信的流程跟上面那 位教授相同故不贅述)。
 
面試
這次申請的學校裡有面試環節的有兩間學校,一間是採用預錄影片回答問 題的 Cornell,一間是由教授線上面試的 UCLA(台灣時間半夜 1-2 點),準備兩間 學校時我有向顧問詢問過往面試題庫來練習,這些題庫我建議是全部都要至少有試著去回答過,每題都做完後再把常見題型背熟練熟,真正面試的當下不論 對面有無真人在現場,都要盡可能當成聊天方式去回答,因為回答完問題後常常會有時間太多的狀況,如果沒有以聊天的方式去應對很容易卡在那邊不知道要說什麼,用輕鬆的心態去面對可能會在答題過程中想到一些很不錯的觀點, 面試官也比較不會覺得應試者在死背,比較有可能相信應試者說的話。
我收到 UCLA 的面試要求時人已經在軍中,所以我準備的方式是抄一些題庫上的問題到筆記本上,然後找英文很溜的臨兵練習,實際面試時教授人非常好,大部分的問題都是常見題型(與 SOP/PS 有關的),問完後都會詢問應試者有沒有想問的問題,這時如果有先查過申請學校的資料,可以從這些資料去想問題,藉此讓教授覺得這個人是有心想要來自己學校的,提高教授的好感度。

 

時程安排
大學成績

我的 GPA 以過往標準來看可以說是低標中的低標,很多學校的最低要求就是 3.5,這樣的 GPA 還是我大四衝了一整年成績的結果,由此可知我之前的 GPA 有多慘,我自己認為造成 GPA 低落的元兇是轉系,儘管這是個不得不的選擇, 大一為了轉系多修了經濟系跟管院的必修之一微積分(然後爆掉),大二轉到經濟 系後為了補完落後的必修跟系內選修學分,把大一沒修的必修之一會計學跟大 二必修同時修完,還修了一堆不算涼的系內選修,讓 GPA 整個炸到飛起來,這 樣的結果導致我到大三結束雖然已經達成畢業門檻,但成績完全不夠拿來申請 學校,要是知道我這麼快就能把畢業學分修完,我應該會把每個學期的必修數 目平均減少一堂,留些必修或系內選修在大四修(或是大一去修會計學^^)。

衝成績
有鑑於此我在大四時申請了歷史系的輔系,然後用輔系身分加大四威能去加簽一堆歷史系大一跟外系大一的必修,這些課程一方面是我有興趣的課所以可以更有動力去努力,一方面是大一課程通常分數不會太過極端(A+難但最差多 半 A-),還有就是課程分數的配比比較平均(考試、作業、報告、討論課或課堂 發言等都算分),能掌握在自己的分數比較多,會比較累但我覺得相對適合穩健地衝分數,而外系的進階課程雖然較有可能拿到好看的分數(A+或 A),但除非過 往已經有基礎,或願意投入很多時間,才會建議可以修課,要注意大四時已經是要考慮英文考試的階段了(能找到穩定給分甜爆的課也行,但我找不到那麼 多)。
 
兵役
這是男生才會有的問題,如果想要在國外找工作的話建議都先把兵當完,不然 OPT 的時間會浪費掉,另外就是申請的文件或是考試千萬不要在進軍營前 都還沒搞定,最好在申請送出後再去當會比較合適,因為當兵的假日時間很 短,且心態很難直接調整到考試或寫文件的心態,英文可能還會退步,有太多 負面因素會讓申請之路變得更困難,所以為了獲得最大的準備時間,生日在該 屆前一年年尾的(9-12)最好能早點把東西弄完,不然就要靠延畢來躲一時的兵 役,生日較晚的(1-8)最好想辦法在 11-2 月之間當兵,否則可能會拖到出國的時間。

 

留學顧問/自己來

從我的經驗來看,我覺得考試成績比較不理想跟考試成績卡在尷尬區間的 人是可以試著尋求顧問協助的,畢竟壓力真的很容易導致考試結果越來越糟, 找顧問無非就是把申請時的工作簡單化,讓考生或申請者能更專注;再者如果 是不自律的學生,顧問是一個會提早設下期限的角色,讓申請學校的時程不會因為自身懶散而被延宕甚至拖到過期(我每次都是死線前壓線交稿@@);最後是時間成本的問題,找顧問無非就花錢省時間,減少自己跟專業潤稿人員溝通的成本,減少查資料或找文章範本所需的時間,必要時刻他們也能提供我們經驗談做參考,畢竟他們看過這麼多屆的學生,會有哪些狀況他們能了解蠻多的, 整體來說我覺得找顧問與否就是取決在想花錢省時間還是省錢花時間(在軍中時 也能持續丟問題讓他們解答),顧問能幫忙省時間的地方很大部分都是不難但麻煩的東西,不過有時候填表相關的東西還是要自己再檢查一次就是了。

交換與否

這部分是我自己的看法,我覺得除非是去未來可能會去念書的國家交換(認 識教授/環境/推薦信),或是成績相當優異的人,才有辦法在交換完之後出國念 碩士,如果是大四才去交換的話很容易擠壓到補習或唸英文的時間,如果在校成績還沒達到申請的門檻,或是想申請的科系有要求的科目還沒修,大四去交換就不會是一個好選項,假如去交換真的是大學生涯的理想,那大三去交換或是申請的東西都準備完之後再出去交換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結語

申請的過程老實說真的蠻辛苦的,備戰時間拉得很長還很噴錢,剛開始等學校的時候即使是在軍中這種夠多破事的環境裡,還是會很緊張,更不用說在那短短的使用手機時間打開信箱看到學校寄信時的忐忑,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我收到第一封學校通知信時(UIUC)的緊張心情,還有打開後看到錄取後我興奮到 爆炸的反應,畢竟從那一刻開始就從考生變成有學校念的人了,在軍中我一共 有三次類似的反應,第二次是面試完 UCLA 幾天後收到錄取的時候,因為我從來沒想過我這次的申請能夠被排名 20 以前的學校錄取,第三次是收到 NYU 通 知我從 waitlist 變成錄取,這對我而言完全就是理想成真,當初選校時有兩間學 校是我認為難度最高卻又很想去的夢幻校,一間是 Columbia,另一件就是 NYU,能被錄取真的很開心;在學校通知順序上我覺得自己真的是蠻幸運的 人,第一封信是告知錄取,好學校的拒絕信與 NYU 的等待信則是在已經有 UCLA 可以去的情況下寄來,比較不會有像是在坐雲霄飛車的心情變化。
我覺得申請過程可說是種對未來就業方向的再確定,我相信一定有申請碩士的人是因為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才念(EX 攻博/MBA),但我有時候都會好奇這樣 的人真的多嗎?會不會其實有很多人也跟我一樣即使是在寫 SOP 時都還在猶豫 自己的未來方向究竟是什麼,或是看完學校提供的課程後又選擇改變方向的。可能會有人覺得連要做什麼都不知道就出國根本是浪費錢,但如果能在申請的過程中找到了一條能夠接受的路,並就此面對許多過往逃避的專業技能,又有什麼不好呢?盡好本份,量力而為,這是我覺得申請碩士時最重要的事情了,申請過程中有很多無法控制的外部因素,例如 COVID-19 或川普對中政策改變,都有可能影響該年度申請的標準,所以我覺得把該做的事情準備好,調適好面對夢幻學 校與保底校的心態,剩下的事就交給學校決定了。